首页 > 学报新闻 > 正文

杜永道:编辑工作中常见的字词问题

日期:2023-10-28 15:54:21 点击:

“不只”是连词,用于递进关系的复句中,相当“不但”“不仅”,表示除所说的外,还有进一步的情况,表述的是语意上的递进。在其后的分句里,要有与之呼应的“而且”“并且”等词语。例如:


(1)他们现在不只不愁吃穿,而且还比较富裕。
(2)这些措施不只发展了经济,并且保护了环境。
(3)大坝拦截的河水不只能灌溉农田,也能用来发电。

“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例如:
(4)他听了大笑不止。
(5)演奏一结束,观众叫好不止。
(6)手指切菜时被切了一下,血流不止。

“不止”的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这种用法比较常见,也容易误写为“不只”。例如:
(7)他不止一次提到这个问题。
(8)这位老人实际上不止九十岁。
(9)做得好的,不止这三个乡。

不要把“不止一次”错写成“不只一次”。


图片
“它”“她”的几种用法


称国家时,可用“它”。例如:
(1)它位于南太平洋。
(2)它的面积跟我国新疆差不多。
(3)它是一个文明古国。

如果指称祖国时含有“敬爱”的感情色彩,则可用“她”。例如:
(4)她关怀着每一位海外游子。
(5)她在人们心里有着崇高的地位。

称人的雕像时,可用“它”。例如:
(6)它是用黄杨木雕刻的。
(7)人们把它放置在纪念馆正面前的广场中央。

如果把人的雕像当人来描写,可以用“他”或“她”。例如:
(8)那儿矗立着一座毛主席塑像,他站在高台上,向群众挥手致意。
(9)少先队员们来到刘胡兰塑像前,只见她坚定的目光注视着前方。

称佛时,可用“他”。例如:
(10)当地百姓常向他祈祷,希望他带给人们平安幸福。


图片
“带”和“戴”的不同


“带”表“随身携带”,“带”的东西多为工具、枪支、行李、食物、家属等。例如:
(1)他带了两把作用不同的钳子。
(2)这几个人身上都带着枪,你们要格外小心。
(3)你们带的行李都放到车上吧,咱们先去吃饭。

“戴”指头顶着,也泛指把物品放在头、面、胸、臂、颈等处。“戴”的东西常是帽子、眼镜、项链、红领巾、徽章、臂章、手表、手套、戒指、手铐等。例如:
(4)他戴上帽子,又戴上眼镜,最后戴上手表。
(5)她先戴上项链,再戴上戒指,又戴上手套,才走出房门。
(6)迎面来了三个戴红领巾的孩子。
(7)警察带手铐来到现场,给犯罪嫌疑人戴上手铐。

“佩带”指把物品挂在或者别在身上,比较常见的是指把枪、刀、剑等插或挂在腰间;“佩戴”指把徽章、符号或其他标志物固定在制服的肩、胸、臂等部位。例如:
(8)请护士给这几位病人佩带心脏起搏器。
(9)参加会议的人员请将佩带的手枪交给工作人员保管。
(10)从这几位军人佩戴的领章上看,他们都是将军。
(11)前来吊唁的人臂上都佩戴着黑纱。

另外,“戴孝”“披星戴月”不宜写成“带孝”“披星带月”。


图片
“制定”跟“制订”的选用


“制定”侧重于“定出”,强调动作的完成。例如:
(1)《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制定的。
(2)对这个问题,我国有关方面早已制定了应对的原则。
(3)他给自己制定了几条规则,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
(4)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医院制定出一套新的治疗方案。
(5)明年将制定新的工作方案。

“制订”则强调动作的过程。例如:
(6)这个方案尚在制订之中,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7)本周一到周五,他们几个人的主要工作是集中精力制订宣传细则,这个细则下周讨论修订后,下发到有关单位。
(8)她正在制订暑假期间的学习计划。
(9)在规划的制订中,他们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
(10)这个计划已经制订了两个月了,还没有完成。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说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宜用“制定”,说明处于“创制拟定过程”,宜用“制订”。

在行文中,只要不是说明处于拟定过程之中,宜用“制定”。从书报刊的实际运用情况来说,宜使用“制定”的情况居多。


图片
“蕴涵”与“蕴藉”的使用    


“蕴涵”是逻辑学中的概念,指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某一种条件关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蕴含”是“包含”的意思。例如:
(1)这段文字不长,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2)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3)这首诗中蕴含着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

该词典中的“蕴涵”除了表示上述逻辑上的一个概念外,也有“同‘蕴含’”的用法。也就是说,“蕴涵”有个义项跟“蕴含”是同义的,这时“蕴涵”跟“蕴含”是异形词。从词典这种编排来说,表示“包含”的意思时,推荐使用的是“蕴含”而不是“蕴涵”。因此在书稿中表示“包含”义时宜用“蕴含”,不宜用“蕴涵”。更不宜前后不一致。

“蕴藉”是指言语、文字、神情等比较含蓄、不显露的意思。例如:
(4)这首七言绝句意味蕴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5)她听了这句话,没有说什么,只是脸上露出一丝蕴藉的微笑。
(6)这篇散文含意蕴藉,反复读几遍才能领会。
(7)此人处事一向温恭蕴藉,从来不露锋芒,深得宰相信任。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蕴藉”是“含蓄而不显露”的意思,没有“包含”的意思。

某书稿中说:“构造出独特的风格,其中蕴藉着高度敏锐性和沉郁的力量。”这句话的“蕴藉”所要表达的是“包含”的意思,“蕴藉”没有“包含”的意思。因此,其中的“蕴藉”宜改为“蕴含”或“蕴蓄”。


图片
不宜用“么”做表疑问的语气词


某书稿中说:“我们对当下台湾文学的热情真的就比我们对欧美文学的热情更大么?”这句话末尾的语气词“么”使用不当。

在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读轻声的“么”的解释中说“①同‘吗’”,“②同‘嘛’”。但是在2012年出版的第6版及2016年出的第7版中,改为“①旧同‘吗’”,“②旧同‘嘛’”。这里增加的“旧”字是说,“过去曾有这种用法,现在一般不这样用了”。也就是说,对规范使用词语的要求严格了一步。因此,在表示疑问语气时,句子末尾的疑问语气词宜用“吗”而不宜用“么”。这也是现在书报刊上通行的做法。因此,“热情更大么?”宜写成“热情更大吗?”。


图片
“片段”跟“片断”的不同


某媒体中说:“由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表演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话剧优秀剧目片断展演暨第二届“学院奖(戏剧表演)”颁奖典礼,近日在中央戏剧学院举行。”

“片段”多指整体中相对完整的一个段落,多用于文章、小说、戏剧等。例如:
(1)报纸摘登的这个片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2)“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
(3)“智斗”是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一个片段。
(4)他选了文章里的一个片段给大家朗读。

“片断”多指零碎的、不完整的一些内容。例如:
(5)我刚才谈的只是一些片断的经验,回去还要好好归纳一下。
(6)笔记里的这些内容是若干片断的社会现象,不系统,需要重新梳理。
(7)他保存了当时会议的片断录音,比较零碎,看不出会议全貌。
(8)对当时的生活,我只有零星片断的记忆,所以没写回忆文章。

“全国话剧优秀剧目片断展演”所指的,是从整个话剧中选取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局部内容来表演的。因此宜改为“全国话剧优秀剧目片段展演”。一般地说,“片段”使用较多,“片断”使用较少。


图片
“词汇”不宜用来指一个或几个词语


某书稿中说:“‘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一个新的网络词汇迅速流行,人们将它的意思解释为……”

“词汇”只用来指词语的集合体,不用来指一个或几个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词汇”的解释是:
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如鲁迅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
因此,不宜说“一个词汇”“这个词汇”“这几个词汇”等。可改用“词语”“词”“词儿”等。


图片
不宜将“但却”视为“硬伤”


某书稿中说:“陈志光对不锈钢的运用,有一定的视觉意义,但却不能像他所说,不锈钢的材质寓意‘不朽’。”

有人批评,这句话里的“但”“却”都表示转折的意思,用在一起就重复了。不过,现在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并不罕见。例如有时会听到类似下面的说法:
(1)虽然弹得不是非常熟练,但却传达出了作品蕴含的情感。
(2)心里有事儿,虽然已经很晚了,但却怎么也睡不着。
(3)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但老王却有不同看法。
(4)猎人们挖好了陷阱,但老虎却走了另一条路。

从语感上说,上面的几种说法,人们一般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觉得太别扭。这是因为,“但却”放在一起,有一种强调转折意味的作用。

另外,汉语中词语有双音化的趋向,说成“但却”后,成了双音节词语,易于跟其他双音词在语音节奏上搭配。还须注意,这种说法是把“但”放在前面,把“却”放在后面,一般不采取相反的把“却”放在前面的说法。“但却”在用法上是个“离合词”,(1)至(2)中“但”“却”组合在一起使用,(3)至(4)则是两者分开使用。

在编辑工作中,或者我们自己写文章的时候,最好将“但却”调整为“但”或者“却”,以求文章精练。另一方面,审读文章或书稿时,不宜将“但却”视为“硬伤”。


图片
“当……的时候”中的“时候”不宜缺少


某书稿中说:“当我深入这片古老的土家族聚居区,就陶醉在恩施的气息里。”
用介词“当”表示某个时候的时候,分句末尾要有“时候”或“时”与之呼应。例如:
(1)当我回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我摸黑回到家里。
(2)当他五岁的时候,父亲便带着他来到北京,如今已在北京住了50年。
(3)当市场的情势发生改变时,我们的对策也应随之调整。
(4)当村民欢庆丰收时,传来了火车很快就要通到这里的好消息。

“当”跟后面的“时候” “时”,构成了介词结构,如果没有“时候” “时”,介词结构就不完整。

“当……的时候”跟“当……时”比较起来,“当……时”的书面语色彩更重一些。故而多用于书面语气息浓厚的文章或文件中。

另外,含有“时候”的分句较长时,也可用“时”。

因此,上面的句子可改为:“当我深入这片古老的土家族聚居区时,就陶醉在恩施的气息里。”从这里例子可以看出,如果分句较长,容易丢掉分句末尾的“时候(时)”,这是值得注意的。


图片
“呆”宜写成“待”


某书稿中说:“每当这时,他的夫人不仅要让出地方到邻居家去呆着,到了饭点还得给大家做饭。”其中的“呆”宜写成“待”。

“待”读一声dāi的时候,表示“停留”的意思。例如:
(1)老李只好先待在火车站,等小王来接。
(2)别整天在家待着,出去跑跑,找找就业机会。
(3)我曾经在湖南常德待了一个月。
(4)您先喝点儿茶,待会儿咱们一块儿走。

“呆”主要用来表示头脑迟钝、表情死板或发愣等。例如:
(5)这小子呆头呆脑的,不能让他当联络员。
(6)站在门口的人显得有些呆,不像你要找的那个演员。
(7)万分痛苦的李小娜坐在那儿呆了半天。
(8)听了这些话,老张一时呆住了。
(9)小刘一个人坐在窗前发呆。
(10)听到这些怪异的声响,孩子吓呆了,紧紧抓住爸爸的手。

虽然“呆”也有“同‘待’”的用法,但不是它的主流用法,而且有时候,用“呆”表示“停留”,意思易发生混淆。例如:
(11)他待了会儿,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12他呆了会儿,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例(11)中“待”表“停留”,意思很明显,而(12)中的“呆”则不易看清楚是表“停留”还是“发呆”。故此,宜用“待”来表示“停留”,宜用“呆”来表示“头脑迟钝”等意思。


图片
偏正词组中“的”“地”的选用


某书稿中说:“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是要最终实现诗意地栖居。”
这个句子中“诗意地栖居”里的“地”应该写作“的”。

在修饰语是双音节形容词、中心语是双音节动词的偏正词组中,修饰语后有时用“的”,有时用“地”。例如:
(1)他详细地了解了这个村子的情况。
(2)他对这个村子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一般地说,用“的”跟用“地”的规律大体是这样的:
如果这个偏正词组处于主、宾语的位置,宜用“的”;如果这个偏正词组处于谓语的位置,宜用“地”。

在上面举出的例子中,(1)里的“详细de了解”处于谓语的位置,故而用“地”,(2)里的“详细de了解”处于宾语的位置,因此用“的”。再如:
(3)细致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句子里,“细致de分析”是充当主语的,因此其中用“的”。
在“实现生态的活法、诗意地栖居”这个语言片段中,“实现”是动词,“生态的活法”跟“诗意地栖居”是两个并列的偏正词组,它们在这里都充当“实现”的宾语。因此其中的“de”宜用“的”。


图片
“干嘛”宜写成“干吗”


某书稿说:“但是我不反对他,反对他干嘛?”其中的“干嘛”宜写成“干吗”。

1937年的《国语辞典》中,曾写作“干么”,但后来采用这种写法的不多,所以在1960年《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中,改为“干吗”。此后的《现代汉语词典》都写成“干吗”。

现在的工具书一般都写成“干吗”,有的工具书还特别注明“不宜写作‘干嘛’”。“吗”有疑问代词用法,相当于“什么”。“干吗”即“干什么”。“嘛”没有疑问代词用法。或表示道理显而易见,或表示期望、劝阻,或用于句中停顿。


图片
“化妆”跟“化装”的区别


“化妆”跟“化装”都是动词,都有打扮、修饰容貌的意思,但使用范围有区别。“化妆”是指美容,即用化妆品来修饰头部、面部,使容貌美丽。例如:
(1)她每天清晨上班前都要化妆。

跟“化妆”有关的词语,例如“梳妆”“浓妆艳抹”中都用“妆”。表示女子出嫁时陪嫁物品的“嫁妆”中,也要写“妆”。

“化装”是指为了演出的需要,把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化装”不仅指头部、面部,还包括身体。例如:
(2)孩子们化装后上台演出,分别扮演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3)他演中年人非常像,几乎用不着化装。

另外,“化装”有“假扮”的意思,“化妆”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4)他化装成樵夫,躲过了敌人的盘查。

例(4)中的“化装”不能写成“化妆”。同样,“化装成难民”“化装成商人”“化装成乞丐”中的“化装”也都不能用“化妆”代替。

如果是指修饰头部、面部,进行美容,要写成“化妆间”“化妆师”;如果是给演员进行全身装扮,则应当写成“化装间”“化装师”。

电视台播音员和合唱队员,修饰面容时有美容意味,因此可以用“化妆”。


图片
“划上等号”宜写成“画上等号”


某书稿中说:“简单地与不可逆的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划上等号。”这里“划上等号”的写法不妥。

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条、符号、标记等,一般用“画”字来表示。例如:
(1)他在黑板上画出了两条弧形的曲线。
(2)老李用石头在地上画出一个圆圈。
(3)只见她用手指不断在胸前画十字。
(4)他用刀子在树皮上画了个箭头。
(5)小李用树枝在沙滩上画了一个人。

“划”虽然也有同“画”的这一用法,但是,表示这一意思时,《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推荐的用法是用“画”,而不是用“划”。

因此现在表示上述意思时,一般用“画”。故而宜写“画上等号”,而不宜写“划上等号”。
宜写“画出红线”“画出底线”,“划分界限”“划分责任”“划界”。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 邮编:014010 电话:0472-5951610或0472-5953910 Email:cky@imust.edu.cn nkdxb@imust.edu.cn

版权所有: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2013)